“家门口”看京津名医
时间:2024-08-05
点击数:976次
作者:
7月29日,国内著名心律失常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生李学斌乘坐高铁,从北京直奔290公里以外的石家庄,作为挂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石家庄医院的专家,他每周都会往返于京石两地。
李学斌(右一)正在给石家庄市人民医院的医生讲学。
13时50分,他走进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石家庄医院心律失常科诊室。诊室外,已有多名患者和家属排队等候。“李主任,我母亲有肺心病,经常出现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老人今年85岁了,怎么治疗效果更好呢?”见到李学斌,患者家属急忙询问。通过分析患者心电图等病历资料,结合症状,李学斌为患者开出了最佳治疗方案,家属心里悬着的石头总算落了地。“我们本来打算去北京找李主任看病,后来知道他每周一都在石家庄坐诊,就改变计划,预约了李主任在石家庄的专家门诊。”患者家属说,少了跑远路、挂号难、异地就医治疗成本高的麻烦,不用出石家庄就能问诊北京专家,实在是太方便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医疗布局正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我市京津冀医疗合作持续深入开展,全市各级医疗机构与京津高水平医院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务实合作,像李学斌一样,越来越多的北京、天津医疗专家每周往返京石、京津,开启了双城生活。以石家庄市人民医院为例,2022年,该院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携手共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石家庄医院,两年来,先后有49个专业共309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生入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石家庄医院,在石家庄出诊、手术、指导工作,并开展查房、会诊、疑难病例讨论等。北京医疗专家的双城生活,让北京优质的医疗资源延伸到了石家庄,在一批又一批北京专家的助力下,石家庄市人民医院的诊疗水平有了质的飞跃,有效减少了区域内患者外转,为石家庄百姓带来了显而易见的实惠。
李学斌(右2)带领市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进行手术。
北京医疗专家的到来,受益的不仅是患者,还有医院和医生。“省内首例‘椎旁联合胸横肌平面阻滞下S-ICD植入术’,院内首例‘无导线Micra AV起搏器植入’,院内首例‘Marshall静脉无水酒精消融’……”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心律失常科副主任段兵扳着手指细数着科室两年来多个专业医疗技术水平的新突破。段兵说,每周一,李学斌医生都会来石家庄出诊、查房、做手术,并开展日常带教,他和同事们跟着李学斌学习到了不少先进的医疗技术。在李学斌医生的带领下,心律失常科开展了多项疑难复杂手术,填补了多项省内、院内空白技术。科室的医护人员也在学习中不断成长,成为了一支优秀的心律失常团队。
李学斌(右二)带领市人民医院医护人员查房。
如果说优质医疗资源的扩容下沉是“输血”,那么培养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就是“造血”。两年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生常规来石家庄出诊、手术,开展查房、会诊、MDT诊疗、疑难病例讨论,呼吸、胸外、消化、肾内等13个专业实现了同质化查房,先后开展了98项新技术,其中3项国内领先,34项省内领先,6项技术填补了省内空白……窥一斑而知全豹。随着京津冀医疗协同发展向广度、深度拓展,石家庄各级医疗机构通过专科联盟、合作建院、科室托管、科研协作等方式,持续促进京津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快速提升了石家庄合作医疗机构的临床技术和医疗服务水平,全面提高了石家庄及周边地区医疗服务水平,石家庄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京津同一水平的医疗服务逐渐成为现实。市卫生健康委表示,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不断促进京津冀医疗资源共享,拓展与京津地区知名医疗机构的合作和持续引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打造区域医疗高地,推动全市医疗服务能力不断跃升。